推广 热搜: 幼儿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学习  注意力训练  育儿新知  智力开发  家长教育心得  教育  学习动力  家庭教育帮 

「教育误区」不要随便给孩子报补习班、辅导班,将紧急破坏孩子的学习力

   日期:2024-04-20     来源:www.huibimian.com    浏览:732    
文章简介:不少父母向学习能力教育中心咨询,仅仅通过学校课堂的学习,不花巨资上补习班,大概让孩子成为学霸吗?经过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过度无底线的宣传,好像补习班、辅导班才是培养学霸的摇篮。记得在我小时候,补习、课外辅导是一个贬义词,中等以上成绩的学生是极少...

不少父母向学习能力教育中心咨询,仅仅通过学校课堂的学习,不花巨资上补习班,大概让孩子成为学霸吗?经过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过度无底线的宣传,好像补习班、辅导班才是培养学霸的摇篮。记得在我小时候,补习、课外辅导是一个贬义词,中等以上成绩的学生是极少参加补习班的,只有那些成绩非常差的学生才会去参加补习班,或请人来家辅导。现实也非常残酷,极少听说什么成绩差的学生通过补课变成了优等生,成绩依旧垫底是正常状态。

2015年的云数据显示,九成高考考试状元上的是普通幼儿园,七成念的是普通小学、九成没参加过补习班。这可能跟大家多数父母的知识:要上最好的幼儿园、最好的小学、报各类的辅导班,才大概培养出学霸的认知完全不符。事实上只须认识一下学习的整个过程,大家就会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有一个清醒而科学的认知。

1、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

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:

1、通过老师在课堂对常识进行解说,学生对常识有一个基础的认知。但这个时候学生对常识的认知和学会是很浅层的,这也为何不少同学上课时感觉完全听懂了,但课后作业的完成却非常艰难的主要原因,由于此时对常识的认知还停留在非常浅层的表面上。

2、通过对课堂常识的复习和训练,对常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学会。此时即使能把作业完成,也并不意味着完全学会了常识,有时候在测验的时候,老师稍微变换一下题型和问题,不少学生还是做不出来。

3、通过测验、周复习、月复习的反复复习、训练,对常识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和学会。正是这一轮轮的复习和训练,使得大家更深入地知道所学的常识,从而真的较结实地学会常识。这也是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,指的并非温习旧的常识,就学会新的常识,而是指通过温习,可以更进一步深入知道常识,就好象学会了新常识一样,实质是指对常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新认识。

通常来讲,除第一步外,第二步、第三步都是需要学生自主地去完成的,而且每一个同学也会在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,不断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力。更进一步的话,学生完全可以第一步也自己独立完成,形成好的学习力。这也是一些天才学生,能在短短一两个学期,完成其他人三年学习的主要原因。

2、课外补习、辅导的害处

课外补习、辅导正是把原来应该学生自主完成的第二步、第三步,由补习、辅导老师介入进去一同完成。惰性是人类常见存在的一种心理状况,毫无疑问,通过老师的参与,学生在完成第二步、第三步的时候会更轻松、更容易。但在这个过程中,学生的独立考虑、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不到有效训练,久而久之,学生的学习力将会和那些独立完成的学生拉开愈加大的距离。而伴随学生从低年级进入高年级,小学进入初中、初中进入高中,学习的困难程度将逐步提高,学习的内容也将愈加多、愈加复杂,这类缺少基础学习力的学生在学习上将愈加吃力、愈加依靠老师的外力帮助,最后陷入学习困境也是势必的。

所以,课外实习、辅导其实是一剂慢性毒药,是一种饮鸩止渴、缺少远见的错误做法。从眼前看上去乎解决了问题,事实上给孩子将来困难程度更大、复杂度更高的学习埋下了暗雷。

3、父母应该怎么样科学应付孩子的学习

不少的父母错误地把眼光仅仅盯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,而忽视了大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考试分数是可以通过一些取巧的方法短期获得的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应试方法。但能力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培养才能有效提高的,而当学习力有效培养起来将来,孩子面对学习自然轻松而高效,获得优秀的成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。也就是说分数其实只不过一个副商品,并不应该是每位父母追逐的最后结果。不少小学成绩优秀的孩子,进入初中面对困难程度更高、科目更多、更复杂的学习时,成绩会直线下滑,沦为差生,正是父母没看重起孩子基础学习力培养导致的。

所以,作为父母,大家应该从幼儿、小学阶段就看重起孩子思辨能力、好学习态度、学科思维、阅读理解能力、深度学习力等的培养,而不是舍本逐末地片面追求分数。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,完全没必要着急抢跑,扎扎实实奠定基础,才能让孩子成为最后的赢家!(余建祥)

作者介绍:余建祥,学习能力教育专家、家庭教育顶层设计专家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